文章總覽

在沒有神的世界裡尋求原諒:《大尉叛逃記》
在沒有神的世界裡尋求原諒:《大尉叛逃記》

2023/07/05

曾友俞

修辭是必要的,我們不能說政治肅清,必須使用重新評定;我們不能說刑求,必須說是使用特殊手段。大尉拜訪的每位遺屬,家人生前都承認了犯下的罪,他們使用特殊手段讓無辜者承認、畫押。求取原諒的過程除其宗教意涵以外,在政治上也如同現代國家在面對過往不義時所可能出現的態度,但電影畢竟是種虛構,在那個時期是不可能有人求取原諒甚至冒險為之。寬宥的索求正好是在極權體制下對強制的反抗,所有的強制都是把自由給壓縮至零,就像過往大尉在「特殊手段」下所逼出的所有言語,但寬宥卻必須要在真誠悔過之後,依憑著對方的全然自由才「可能」給出的赦免,或許這也正是大尉面對自己過往的惡而走向對反於此的苦行的理由

說下輩子想當女生的少年猥褻犯:《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診療實錄》
說下輩子想當女生的少年猥褻犯:《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診療實錄》

2023/06/27

張茵惠

在四個案例中,年僅十四歲就對認識多年的鄰居七歲女童施加性暴力的出水亮一特別讓人感到不愉快。出水亮一對被害者沒有悔意,他並不真的明白自己做的事情有多麼錯誤。他自己的一套邏輯是:「我從小三就被同學欺負跟孤立,上國中狀況又更糟,成績不好爸爸會打我害我壓力很大,爸爸收藏很多成人影片,裡面的女生一開始會反抗,後來都會很享受,世界上的女生只有綾對我最好,我想對她做成人影片裡的那些事,我怎麼知道她其實不喜歡?」

所有科幻劇都是社會寫實劇:《黑鏡》第六季
所有科幻劇都是社會寫實劇:《黑鏡》第六季

2023/06/23

影集共和國

諷刺科幻影集《黑鏡》第六季由黑色喜劇〈瓊糟透了〉開場,描述一個平凡女子瓊有一天忽然發現她的一言一行都變成串流平台「串流莓」上的節目,而且還是莎瑪海耶克主演的,真名與私生活全暴露卻求助無門導致她瀕臨崩潰。這個把一般使用者變成節目的邪惡平台長得跟Netflix一模一樣,但Netflix毫不以為意,反而還做出了劇中的「串流莓」網頁,讓每個使用者都可以把自己的照片上傳,製作成「○○糟透了」的節目封面。

古羅馬人對優質流行音樂的標準就是「爽啦,夠大聲」!
古羅馬人對優質流行音樂的標準就是「爽啦,夠大聲」!

2023/06/16

Gerda

古羅馬音樂會的氛圍,跟現代沒什麼兩樣:受歡迎的樂手地位宛如搖滾明星,表演一票難求,時常導致暴動,而且就跟搖滾明星一樣,他們經常無視政治人物,還會嗆羅馬皇帝。最受歡迎的音樂人通常是獨奏或者獨唱家,紅到可以巡迴帝國表演,索取天價演出費,所到之處座無虛席。他們的傲慢也很經典,一位當時知名歌手拒絕在奧古斯都皇帝面前表演,理由是「不爽唱」。

《枕頭人》:黑色童話的殘暴與救贖
《枕頭人》:黑色童話的殘暴與救贖

2023/06/14

七爪タココ

卡圖蘭是一位短篇小說家,他經常以童話故事筆法描寫以兒童為對象的黑暗暴力行為,包括一篇名為〈枕頭人〉的犯罪故事。由於卡圖蘭的小說與現實生活中發生幾起的謀殺案雷同,他被兩名警探逮捕並開始審問。枕頭人全身都是軟綿綿的枕頭組成,然而他的工作卻與他可愛的外表截然不同,他會找到那些試圖自殺的人們,並回到他們無憂無慮的童年時期,告訴他們未來必然的悲慘與絕望,並說服他們在最幸福的時光中結束生命。

直到生命盡頭,他都沒有特別喜歡我:《強國》
直到生命盡頭,他都沒有特別喜歡我:《強國》

2023/06/14

Savoir Book Preview

「他很有規矩,很勤奮認真,唸書唸得特別好。」她不斷重複強調這幾項特質,讓我忽然冒起一陣無名火。藉著查看說明牌當幌子,我向前移開了幾步,然後問她:「他是個開心的孩子嗎?」「當然囉。」她一副替自己辯護的語氣。「他一直沒回來,真是太糟糕了。」我說。「不會呀,他也沒有這個必要。」

月球終究是有錢人的月球:《王立宇宙軍~歐尼亞米斯之翼~》
月球終究是有錢人的月球:《王立宇宙軍~歐尼亞米斯之翼~》

2023/06/07

陳泓璿

《電馭叛客:邊緣行者》露西不斷做著上月球的夢。當露西終於登上月球,此月球不是全人類的,而是企業的。空洞的眼神盯著地球,竄湧太多回憶。企業讓登陸月球成為可能,企業讓露西想登陸月球,企業讓大衛夢想與死亡,最後露西也是以企業之力登陸月球,這一切都是企業所致。若有一天太空旅行成真,要記得王立宇宙軍第一次帶領人類上宇宙,卻由私人企業承襲開發的太空計畫。我們正在往此前進,擁抱馬斯克的宏圖,忘記王立宇宙軍的宇宙夢。

沒有真正在電影院上映過的東德版《小王子》
沒有真正在電影院上映過的東德版《小王子》

2023/06/07

趙崇任

大致上來說,電影內容與原著小說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是東德版《小王子》中的主角在不同行星遇到的人少了兩個,也就是酒鬼與地理學家。在東德一切都由政治主導的情況下,政府為人民決定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而酗酒這種不良行為對民眾只有害無益,因此在電影中遭到了刪去。此外,地理學家在面對小王子的提問時說道:「地理學家就是懂得所有海洋、河流、城市、山脈跟沙漠位置的學者。」然而,在沒有旅行與遷徙自由的東德,不受地理環境限制的情形並不存在,因此這種與現實情況不符的角色也遭到了刪去。

《塔羅博物館》:是誰膽敢充當「女教皇」?
《塔羅博物館》:是誰膽敢充當「女教皇」?

2023/05/30

Savoir Book Preview

歷史上在塔羅中被稱作「女教皇」的這個女性人物是誰?她後來如何變成「女祭司」?她的身分、角色和重要性一直令許多學者著迷,也使得她成為大阿爾克納中最富爭議性的人物之一。她首度出現在十五世紀的義大利王牌中,被描繪成一名穿著宗教服裝的女子,戴著教皇冠冕,即便在今日我們現代人的眼中看來,似乎也顯得不適宜。直至今日,梵蒂岡統治集團裡仍然沒有女性的位置,這樣的形象讓人感覺格格不入。女教皇顯然讓人想起「教皇瓊安」的迷人傳說,這個傳說在中世紀晚期的歐洲日益受到歡迎。

在Netflix下架之際,重看《崖上的波妞》
在Netflix下架之際,重看《崖上的波妞》

2023/05/30

陳泓璿

《波妞》的成人感最主要來自於《美人魚》改編的惆悵感和呈現的海洋世界。在此不深論於從安徒生《美人魚》出發所引發的多重情緒,對兒童是可愛、單純且具未來性的,對成年人來說卻有一絲畏懼,因為成年人們都清楚知道《美人魚》的悲劇結尾。筆者欲討論的是《波妞》呈現的海洋觀。在宮崎駿的許多電影中,大自然都扮演著反撲人類的角色,《風之谷》的王蟲大反擊、《魔法公主》山獸神化作為螢光巨人,乃至於高畑勳《平成狸合戰》都是吉卜力工作室對大自然的關懷。《波妞》則將視角從陸地轉向大海。

蒂娜‧透納:「我的雙親並不愛我,也根本不想要我。」
蒂娜‧透納:「我的雙親並不愛我,也根本不想要我。」

2023/05/26

搖滾世代

蒂娜曾被認為是「最好時光已經過去」的樂手,1967 年蒂娜成為登上滾石雜誌封面上的第一位黑人音樂家跟第一位女音樂人。但在她離婚的70年代,與艾可的音樂事業就已經逐漸走下坡。然而之所以讓她成為搖滾樂史上傳說的原因,就是她從不放棄繼續創作跟表演。1983年,一度被視為過氣、只能在懷舊紅包場表演的蒂娜‧透納,再度出現了熱門單曲。直到2000年間,她不斷的歌唱、舞蹈、甚至嘗試演戲,為自己贏得了搖滾名人堂的位置,以及星光大道上的一顆星星。

《安眠書店》:喬在四個城市的失望日記
《安眠書店》:喬在四個城市的失望日記

2023/05/18

張茵惠

美國男演員潘‧巴奇利飾演《安眠書店》主角「喬」以後人氣再創顛峰,每天都有許多女影迷寫信給他。喬安靜、內斂、知性、癡情,而且有點憤世嫉俗,願意為愛人付出一切。然而第一季播畢不久後,被記者問到「很多女性覺得喬是理想交往對象,認為喬非常具有魅力」的感想時,巴奇利顯得很困擾。他說:「喔真是拜託,不要浪漫化這個角色好嗎?他就是個殺人魔。」《安眠書店》雖然貌似在講喬高潮跌宕的愛情生活,但其實是關於四個不同城市的故事,他所遇到的女子分別代表著那些城市的光彩與暗面。

當保險套成為南韓女性的幻想橋段:《紅線》
當保險套成為南韓女性的幻想橋段:《紅線》

2023/05/18

Gerda

當閱讀《紅線》時,我開始有點理解為什麼南韓給女讀者看的浪漫情色漫畫很愛強調使用保險套。女性向情色漫畫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個唯美舒適超越現實的敘事環境,「避孕用具」理論上不太算是一個很唯美的東西,但卻在南韓漫畫中一再被畫出來。男主角熟練的拿出保險套、確實的戴上──究竟這件事情在性幻想中有何重要?

《日麗》:在明亮與晦暗間循環往復的生命實相
《日麗》:在明亮與晦暗間循環往復的生命實相

2023/05/11

曾友俞

那片門後的黑暗我們可以說是舞廳,回到舞廳的卡倫必須持續地舞動,不停地轉,來平息自己。事物的兩面性如同太陽一般,日麗與日後,日後又再是日麗,就如同十一歲與三十一歲、親子之間的循環往復一般,生命之間就這樣交纏擺盪著,電影描寫著這樣生命的實相。

靜默聆聽一個沒有救贖的髒污世界:楊小娜《水鬼》
靜默聆聽一個沒有救贖的髒污世界:楊小娜《水鬼》

2023/05/11

張依婷

2007年出版《水鬼》是楊小娜的第一本小說,目前並沒有中文譯本,不過台灣的讀者或許對這名作家並不陌生,她2016年出版的《綠島》在翻成中文以後上市於台灣各大書店。《水鬼》與《綠島》在取材與寫法上都非常的不一樣,前者著墨的是二十世紀初期沙加緬都的華人移工及其眷屬的集體生命史,後者描繪的是台灣人與台美人面對白色恐怖創傷的過,談及了世代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台獨運動的艱辛。

虎鯨媽媽被成年兒子帶賽一世人
虎鯨媽媽被成年兒子帶賽一世人

2023/05/09

愛科學

虎鯨是俗稱的「媽寶」,兒子會一直跟在母親後面抓一些魚和其他食物,而且是一輩子。新研究顯示,這種需求讓虎鯨媽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她們為了照顧兒子而放棄了生育更多孩子的機會。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加拿大漁業和海洋部門水生生物學家伊娃‧斯特杜林斯基說:「這種行為以前從未被研究過。」科學家都知道虎鯨媽媽把兒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但這項新研究「第一次明確表明這樣的照顧讓虎鯨媽媽付出了代價。」

 

太陽花世代看《人選之人─造浪者》
太陽花世代看《人選之人─造浪者》

2023/05/07

曾治淇

《人選之人》熱播至今,已受到廣泛的讚揚與稱頌,而身為太陽花世代的我,雖然早已不在街頭,早已不熱血憤青,但透過《人》劇的情節跌宕,也開始反思自己從太陽花學運至今,是否也早已忘卻背棄了理想,抑或變換到了什麼樣的戰鬥位置。是的,三十歲之後還是左派沒有腦袋,三十歲之後我們不再是「衝組」,但這不代表我們出了社會發現「見山不是山」之後,就得「一路靠右」。

深藏於門戶內的冷酷、壓迫與情緒暴力:《聲音與憤怒》
深藏於門戶內的冷酷、壓迫與情緒暴力:《聲音與憤怒》

2023/05/04

張茵惠

《聲音與憤怒》是美國小說家威廉.福克納的成名作,他與海明威、費滋傑羅、史坦貝克經常並稱為美國二十世紀最偉大小說家,出生年份也相去不遠。然而福克納的小說卻明顯更為難讀,並且是作者有意為之。書名典故出自《馬克白》,便暗示了這是關於瘋狂、墮落的一場悲劇。背景坐落在1920年代的美國南方,逐漸沒落的舊日莊園主人康普生家族想要力挽狂瀾維繫原本的生存模式,然而收效甚微。南方的沒落並非偶然發生,而是伴隨著內戰的失敗,連同原本代表價值觀一起被否定──蓄奴制度的合理性、南方淑女的貞潔觀、以及征戰有功的偉大家系名字。

等到社會追上你們的那天:《人選之人─造浪者》
等到社會追上你們的那天:《人選之人─造浪者》

2023/05/04

蕭育和

同樣以政治幕僚為主角,同樣是復仇主題,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中因悖德醜聞曝光而錯失大位的趙昌澤,並沒有像韓劇《造后者》中的財閥女婿白宰民那樣狼狽跪倒。儘管「大局為重」與「打垮民和黨」經常被掛在嘴邊,不過,徹底在心理乃至於肉身上完全摧毀對方,卻完全不是《造浪者》的情節與情緒。熟悉《造浪者》背後參照台灣政治脈絡的觀眾都很清楚,現實世界中的「公正黨」主席「林月真」──那個凡事都要想一想、等一等,那個2016年登上總統寶座前參選新北市長失利的女性政治人物──並沒有在「選完」後就真的能夠事事全憑己意。

因為尊重孩子,所以不生孩子:《生兒為人是何苦》
因為尊重孩子,所以不生孩子:《生兒為人是何苦》

2023/04/27

張茵惠

貝納塔在原名為「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的著作《生兒為人是何苦》中,論述了何以他相信人類拒絕繁衍將是一種更為道德的選擇。首先,創造新的人類時,從未也絕對不可能得到對方的同意。其次,當人類出生於世,無可避免就會走向死亡的終局,可能很快、可能很慢、可能很痛苦、可能沒那麼痛苦,但出生無論如何勢必是毀滅的開始,「從搖籃到墳墓」用以描述人的一生其實一點都不精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子宮通往墳墓」。活著本身是痛苦的,任何快樂的瞬間都轉瞬即逝,痛苦的時間通常卻很漫長,因此有「慢性疼痛」而沒有「慢性快樂」之說。

阿寶本人也感到十分害怕:《寶可噩夢》取名的兩難
阿寶本人也感到十分害怕:《寶可噩夢》取名的兩難

2023/04/27

Lizard

B級片向來上不了檯面而且觀眾本來就不多,於是宣傳必須出奇致勝,同時又不能把奇招全部攤開在預告裡奉送。但艾瑞‧艾斯特不止於此,他奇招盡出只為了讓觀眾體驗到主角阿寶(Beau)長期生活在母親陰影下的不堪與羞恥,而這當然不只是關於性別,也是關於一個人如何「乖」到人生被毀掉的故事,而他自己也是共犯。從這個角度來看,沐浴在「乖乖文化」的所謂「華人」更該看這部片,因為片中的阿寶乍看總是「溫順」、「服從」,但他真的「善良」嗎?

全都是你想太多──日常「表演」憂鬱症的必要
全都是你想太多──日常「表演」憂鬱症的必要

2023/04/24

蛹

我認為,之所以有些患者會貼出他們的服藥照片,除了可能真的有一部分是想要把生病當成一種特殊的身分認同來彰顯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在於,輕度精神疾病很難取信於其他「健康人」。你說自己心情很差,一開始大家會來拍拍你,但久了旁人就會覺得「又來了」、「他/她就是這樣的個性」。如果能夠貼出證據,證明自己掙脫不了心情不好不全然是因為不夠努力,似乎就能得到一些理解跟體諒。或者,至少其他人會更少說出「你就不要想太多」這種句子,因為按照定義來說,「沒法不想太多」就是憂鬱症患者成為病人的原因。

告訴大家,我吃了好多藥:如何消費精神疾病
告訴大家,我吃了好多藥:如何消費精神疾病

2023/04/19

曾友俞

「不一樣」成為一種個人主義的表現,而「不一樣就是好」更是個人主義的極致表現。於是在人們立志表現自己「不一樣」,因為「不一樣等於好」的潮流中,精神疾病成為被消費的對象。情緒不佳就說自己憂鬱,不願控管行為就自我診斷為躁鬱,無法專心就說自己過動,太愛看通訊軟體訊息就說自己強迫症。這種種行為與宣示毋寧就像標示自己的「多元身分認同」就想在這個時代橫著走的人一樣。

如果一隻擱淺鯨魚並不想離開岸邊:《我的鯨魚老爸》
如果一隻擱淺鯨魚並不想離開岸邊:《我的鯨魚老爸》

2023/04/14

魏妏秦

《我的鯨魚老爸》緊扣著《白鯨記》一書,那種徒勞無用的對抗、無奈與憤怒,一覽無遺地展現在查理所剩無幾的生命,片中將病態過重的掙扎描寫地鉅細靡遺:大吃一頓不能解決問題卻能獲得快感和更多的愧疚感;生理上承受著行動不便,幾乎失去人權的狀態;眾人的眼光毫不閃避的厭惡夾帶著獵奇,彷彿他們從這樣的身體就可以看穿你是個怎麼樣的人一般,不開口就能剖析你的人生,連隔著螢幕都做得到。

凱倫‧希區考克:死亡的權利,還是殺人的權利?
凱倫‧希區考克:死亡的權利,還是殺人的權利?

2023/04/13

Savoir Book Preview

我在大型公立醫院擔任醫師十二年,照顧過好幾百位垂死的病人,當中沒有哪個人臨死時大吼大叫或央求我殺了他。有很多研究都顯示,末期病患對於加速死亡的渴望,主要是來自絕望的感受。我們必須傾聽並試著處理這種感受及其他的恐懼。知道自己快死了,會是很痛苦的事:對於不存在感到恐懼。大力鼓吹安樂死的團體中,有數以千計高學歷的富裕成員,對他們而言,要能奮力掌控人生中唯一無法完全支配的部分,安樂死藥物是唯一的方法。

去吧!去買鋼琴!
去吧!去買鋼琴!

2023/04/08

Mumu Dylan

一個星期六的早晨八點,六名壯碩的巨人出現在我住的大樓前,開始把一台包裹厚重的1930年史坦威L型三角鋼琴沿著狹窄的樓梯往上抬到四樓。我心想,萬一樓梯斷了——雖然可能性極低——我的雙手就染上了鮮血。約90分鐘後,我從廚房走廊往樓下偷瞄時,其中一名巨人看見了我,他對我說:「哦,你就是那個人。」沒錯,我就是那個人——那個決定把一台重達600磅的鋼琴搬到位於水泥廠旁的鐵路公寓(railroad apartment)的客廳防水地板上,還覺得很適合的人。

【SAVOIR 春夏漫畫評論賞 2023】政治幻想反烏托邦大系:《巨人》、《鋼煉》、《銀英》,評論徵稿開催!
【SAVOIR 春夏漫畫評論賞 2023】政治幻想反烏托邦大系:《巨人》、《鋼煉》、《銀英》,評論徵稿開催!

2023/04/07

站內公告

《進擊的巨人》、《鋼之煉金術師》、《銀河英雄傳說》,這三部作品究竟有什麼共通點呢?應該就是分別代表了不同時代的反烏托式邦政治寓言吧!說是反烏托邦政治科幻動漫的三神作也不為過。現在,我們將挑戰你,用任何想得到的角度切入其中一部或者多部作品,奪取「SAVOIR 春夏漫畫評論賞 2023」的冠軍寶座!

成為父親的有效期限:《我的意外爸爸》
成為父親的有效期限:《我的意外爸爸》

2023/04/07

曾友俞

《そして父になる》照譯的話是「於是成為了父親」,但問題在於如何成為父親?父親是文化性的,是由母親所指稱為父親的人而使其成為了父親。母親作為母親是無庸置疑在文化與生物上一致的,畢竟胎兒的誕生無法不經由懷孕與分娩的過程,當然在當代的生殖醫學技術下有代理孕母的技術,姑且不論這部分,在自然的情形下母親的身分能與自然的受孕過程有所合致是常態。也因此在民法上才有受胎期間,並且在受胎期間中具有婚姻關係將使得子女成為婚生。但父親也是生物性的,這個條件的滿足十分單純,即射精與受精。《我的意外爸爸》的電影裡頭,以「父親」作為核心分別探討了父親在文化與生物上的身分區別,同時也提問了基因與環境的影響,以此作為對什麼是父親這個問題的回答。

藝術史只能記住一個歐姬芙:喬治亞與艾達
藝術史只能記住一個歐姬芙:喬治亞與艾達

2023/04/06

Savoir Book Preview

1938年,《生活》雜誌說喬治亞是「當下美國最著名的女藝術家」,並刊登了她身穿黑衣在沙漠中拾撿頭骨的照片。人們仰慕的喬治亞就是那樣的形象:獨自一人,在美國西部沙漠跋涉的冒險者;創造了真正獨特的視覺符號的藝術家;一個生活中永遠不缺乏奇妙細節的女人。有趣的是,艾達也是這樣的人。艾達也是個冒險家,走過美國的許多地方,尋找解構日常生活景物的方法。如果有人感興趣的話,艾達在插花方面的創造,或者對騎馬的熱愛,應該也很值得研究。甚至連兩人的妹妹凱薩琳也曾經說:「喬治亞和艾達並不合得來,因為她倆太像了。」

是的!主廚!《五星饗魘》的政治解讀
是的!主廚!《五星饗魘》的政治解讀

2023/04/06

吳懷珏(Gem Wu)

《五星饗魘》引起一些討論的波瀾。對於一些人而言,它是個美食諷刺劇,對我而言,看了第二次,卻發現它是個紮紮實實的政治隱喻。在劇中,主廚史洛威克領導者霍桑團隊,在精緻美食上力圖精益求精。這位獨裁領袖住在看似狼堡的居所,遺世而獨立,和他的才華與執著一樣難以被凡人理解。瑪格也在看見主廚小屋時,挖苦地向泰勒說:「我們不應該打擾至尊營養之神。」有別於瑪格的諷刺,其他人在談論主廚史洛威克時的虔敬,搭配整齊劃一的口號(是的,主廚!)、乾淨整潔的制服、確認尊卑的儀式,更讓人感受到,這些和羊群們一起魚貫而入的賓客們,很可能會成為美食法西斯的最後供品。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最新文章最新文章
主題總覽主題總覽
成為粉絲
追蹤IG
追蹤推特
也有串串
合作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