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育和(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我們當與過去劃清界線,並被迫將殘破的生命碎片,拼接到機運或將留給我們的,那未決新境地。
──洛厄爾(James Russell Lowell),《林肯》
政治哲學經常給人一種莊嚴的觀感,人們經常期許政治哲學家大從國家權力的限度,小至性別友善廁所的設立,都能提出一套堅不可摧的理據,盼望自己的意見能得到大哲學家口頭乃至片語的肯定。我曾親睹訪台的政治哲學大師被問及其學說如何運用於兩岸紛爭時,表現出半是困窘半是困惑的啞然,眼神彷彿在向對方確認,是否真心要從他口中得到一個攸關共同體命運的權威解答。
在這本《世界還能變好嗎?》最後,朗西曼以一個最不為人所知的思想家與著作做尾,結束於史珂拉一個或許違背人們對強勢政治哲學期待的主張,若殘忍是現代政治生活中最需要謹慎對抗的首惡,那麼,「沒有任何哲學體系能告訴你該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朗西曼歷數了十二位哲人,從十八世紀中葉延續到二十世紀末,本該是時代精神最昂揚的兩百年間,讀者卻很難在本作中感受到一絲自信的氣息,沒有同類型作品中對革命成就與現代權利體系的讚揚,更沒有對世紀浩劫的沉痛反思,在自盧梭而始、在史珂拉而終的布局中,透露出一條傅柯式(Foucauldian)的引線:殘忍並未因酷刑屠戮與舊世界的退場而消失,反倒重新在現代生命的日常境地中具體而微成形。
現代人究竟是如何走到這一步?朗西曼並沒有讓他的主角們做出基進的批判或決絕的論斷,顯然也刻意略去了某些躊躇滿志的思想家。開場那位帶著困惑憂思的盧梭奠定了本作基調,邊沁也遠遠不是人們刻板印象中執著於改造計畫的強迫症,而是一個對一切成規發起天真質疑的自閉症患者。
在朗西曼的安排下,現代政治世界無理的支配幾乎無以挽救,盧梭的第一個謊言、尼采的「奴隸在道德上的反叛」,乃至於波娃對於性別系統性壓迫無從解放的診斷;至於引領現代自由主義不同風尚的羅爾斯與諾齊克,則在朗西曼的導演下各自以弱勢的說理呼籲以及矽谷的盲目追捧,淡出指引現代生命的講臺。
此外,兩百年間以倡議革命知名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家,都不在這本題有「革命」的著作之列。如果存在任何意義上的革命,它都不應該無底線地與暴力妥協,看來是作者借盧森堡對二十世紀共產革命的幽微反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革命」的缺席,不乏批評朗西曼誤解盧森堡的評論,不過,我希望指出他在盧森堡一章中畫龍點睛的詮釋,至大的革命是「讓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革命」既需要得以翻轉既有世界認知的智識勇氣,也需要避免極端的審慎自省,於是《埃魯洪》就不僅僅只是賽伯格宣言的先聲,同時也是對革命的注解。
值得推敲的是,朗西曼何以在標題中隱去在本作各章中占據相當篇幅,遠遠多過平等與正義的「民主」?即便觸及那些對現代民主最有力的論證與批判,諸如熊彼得民主作為菁英競爭的最小定義,以及施密特筆下糾葛不清的民主與自由主義,朗西曼也從未從任何人身上得出民主「應該是怎樣」的強勢定義。
他鼓勵在這些著作中延伸出一條「意料之外」的詮釋:應該從熊彼得那裡思考競爭作為民主的門檻實際上並不容易,以及競爭的多元民主精神適用於社會其他建制的可能,是否人們對「政治」的過度熱情鼓動了當前令人困擾的民粹主義,而施密特看似冷酷的論斷,則意外提示了身分政治與民主的內在緊張。道格拉斯最終在憲法發現了「為廢除奴隸制提供了法理基礎」的故事,別具深意。
同樣的,盧梭「從來都沒有一種真正的民主,未來也都不會有」的論斷,與羅爾斯那需要設置諸多條件的正義理念,從來也都不該是暴烈改造社會的依據,而是對我們當前境地,絕不應該如此自滿的反省。問題從來不是民主「是什麼」,而是人身而為政治動物的創造能力,在近乎神經質追問何以致此之後,依然不因美好的願景棄絕所有底線,試探出過去與未來之間,意料之外「未決新境地」的能力。
這也就是盧梭之始與史珂拉之終彼此之間的呼應,我們總是具有重新奪回政治的能力,總是具有反思收束對弱者施加痛苦與恐懼,抗拒殘忍的能力,特別是在活生生的人化身數位形象的社群媒體時代。
朗西曼的這本著作,顯然不是為了打造膜拜十二位大師的宏偉殿堂,用心的讀者將會發現他在思想之間一條條穿梭串連的創意之線。例如,他多次提示現代社會的支配與壓迫,早已是一套去中心化的複雜體系,敏銳的讀者於是會意識到,波娃對性別壓迫的批判,同樣也適用於資本主義,而社群媒體過度激化的刺激,肯定也會讓人聯想起盧梭對「模糊而強烈」與「清楚但薄弱」,兩種憐憫的區分。
用心愛智的讀者,終會在這十二個思想節點的往返、接力與串連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政治哲學」關懷。
(本文為《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 中文版推薦序)
書籍資訊
書名:《世界還能變好嗎?劍橋大學教授談12位時代思想巨人,開展平等、正義與革命的關鍵思考》The History of Ideas: Equality, Justice and Revolution
作者:大衛.朗西曼(David Runciman)
出版:麥田
日期: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