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人表演反省的自感良社會,註定要《教出殺人犯Ⅰ》

 

「日本人為什麼動不動就道歉?
是因為道歉了之後什麼都不必做,所以才會輕易道歉的吧?」
─伊藤潤二,《憂國的拉斯普金》

 岡本茂樹發現,「要求反省」雖然是一種道德上的直覺反應,卻完全無助於遏止更多惡行發生。

 

  犯下天理難容罪行的囚犯,有時候連家人都不願意再跟他們扯上關係,但宗教團體卻會前往探視。美國有一個基督教團體稱為「鐵籠內的上帝」,他們把受刑人「接受耶穌」的人數當成組織成果指標,認為受刑人只要擁有宗教信仰,懂得懺悔自己的錯誤,就能改過遷善。

 

  說來諷刺,監獄關的是罪犯,不是無神論者。如果外在生活處境與內在心理結構沒有改變,就算有宗教信仰也無法防止再度入獄。正因如此,Netflix近期播映在台收視第一的韓國漫畫改編影集《假面女郎》,便毫不留情地直接把監獄內的傳教活動描寫為虛假的道德束縛。

 

  宗教團體接近受刑人,莫不希望透過宣揚善行的教義,來讓他們說出「我對不起受害者」、「我錯了」這種話語。他們似乎相信,為惡之人只有透過親口悔過,流露謙卑懺悔之情,才是得到拯救的第一步。

 

  然而,日本社會學家、監獄輔導者岡本茂樹認為,這種想法是錯的,犯罪者向善的第一步並非道歉。甚至,以「道歉」、「同理被害者」為核心的輔導管訓模式,其實反而有害更生。這聽起來似乎十分不合常理,要求做錯事的人道歉有什麼不對?如果加害者不道歉,我們怎麼知道他們以後不會再犯了呢?

 

  為什麼人們這麼想看見罪犯懺悔?

 

  岡本茂樹從輔導的經驗發現,要求包括少年犯在內的罪犯道歉跟反省,最直接的影響就只有「增強寫悔過書的技巧」、「增強假意道歉的技巧」而已。他們練習了一套道歉的標準模式,但真正讓他們做出違法行為的理由卻不會因此消失,甚至變得更劇烈。

 

  換句話說,「反省」只是社會想看到的東西,但完全無助於遏止犯罪,說是表演也不為過。岡本茂樹指出,比起「對受害者感受的思考」,這些受刑人更缺乏的反而是「對自己感受的思考」。這是怎麼一回事?難道這些人不是因為只想到自己才會鑄下大錯的嗎?

 

  岡本茂樹關於「教出殺人犯」的著作有好幾本,其中一本提到「所有罪犯寫自傳的時候,開頭都說父母從小就教我要當好孩子」。在《教出殺人犯Ⅰ》中,他明確闡述「要求當好孩子」就跟「要求反省做錯了什麼」一樣,是一種教養上的詛咒。很多家庭並沒有提供足夠的愛跟尊重,也不允許子女探索自己內心,一旦子女感到受傷、無助時,得到的只有「你為什麼要給大人添麻煩」、「你就不能長大一點做弟妹的榜樣嗎」這樣的譴責。

 

  這些家庭生養下一代時,不是以「培育善良溫柔的人」為主旨,而是以「培養不麻煩的人、最好像個小大人」為主旨。儘管這類父母也會耳提面命「要聽老師的話」、「要守規矩」、「不要犯錯」,但絕少解釋為什麼遵守社會規範是必要的,也不願意傾聽子女的困擾跟煩惱,把孩子的負面情緒當成他們「不乖」的一種表現。岡本茂樹說,如果父母給子女的感覺就只是「不要給我惹麻煩,你會浪費我時間,這樣一來我就會討厭你」,那麼脆弱的兒童因為害怕被父母討厭跟拋棄,就會逐漸變成了無法理解自身情緒的大人。當潛藏的憤怒爆發,讓人髮指的犯罪行為就發生了。

 

  「人會離開我,但毒品不會。」這是一位受刑人所說的話。這句話對照起他無效的勒戒,聽起來十分悲哀。

 

  犯罪者當然有錯,否則他們不會進監獄。但問題是,這些處於壓抑、混亂、痛苦、迷失的人,在監獄中只是變得更加提心吊膽的提防別人,裝得若無其事的撐過日子,若沒有適當的輔導,根本沒有閒功夫思考自己為何會犯罪。在這種時候,還要他們寫悔過書,去「思考被害者的心情」,是完全無效而且順序非常錯誤的。

 

  如果犯罪者要真的懂得「思考被害者的心情」,首先他必須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加害他人。若要了解自己為什麼會加害他人,就要先了解自己在想什麼。若要了解自己在想什麼,就要先了解自己的情緒是什麼。岡本茂樹發現,絕大部分走上歧路的人,連自己為什麼會感受到這些不快、痛苦、憤怒的情緒都搞不清楚。就像尚且不會爬行的嬰兒,你要怎麼要求他站起來跑步?

 

  「只有善良的人才有資格獲得同理心」的世界

 

  社會新聞喜歡用這樣的句子形容被剛捕獲的罪犯:「毫無悔意」、「冷血無情」。然而,客觀上來說,他們頂多只是在被逮捕的路上沒有表情而已。但這樣的形容顯示大眾對於犯後態度的期待,不只是默默服刑,可能還要聲淚俱下的跪倒在地,說自己真的錯了,對不起受害者。

 

  但如果加害者願意表演出難過跟痛苦,社會就會比較放心嗎?其實也不完全如此。即便受刑人不斷表現出公開懺悔之意,大眾仍有可能懷疑這是「為了假釋而演出」。人們對於觀看「壞人」進行反省表演的慾望是很強烈也很挑剔的。

 

  背後的邏輯,顯示雖然「同理心」被奉為道德圭臬,社會輿論經常譴責「缺乏同理心的人」,尤其是加害者若未能對被害人表現出足夠或者積極的同理心,就會得到排山倒海的譴責,但事實上社會並不是相信人人都應該得到同理,同理心是有資格區分的,「只有善良無辜的人才有資格獲得同理心」是不可明說的檯面下真正共識。

 

  岡本茂樹在後記中提到,明明客觀數據顯示刑期一再攀升,然而社會大眾卻總是覺得壞人正在被輕縱。若有人主張也應同理壞人,馬上就會受到攻擊,被歸類到幫魔鬼說話的一方。然而,誰來決定誰有資格獲得同理?誰來決定誰有資格受到拯救?

 

  走投無路的人尋找神的慈愛,但明明應該給予慈愛的不只是神,而是世間的人。罪責有法律來處理,重獲新生卻不能只靠神的力量。岡本茂樹的論點,不僅只是出於漫無目的的悲憫,他說自己其實是個很普通的人,如果家人受害,也會想報仇;但他窺見了這些罪惡的起源與來處,因此不能不奔走告訴世人,要求形式上的道歉不是讓惡人走向善良的正確解答。這是智慧,而不是偽善。

 

 

書籍資訊

書名:《教出殺人犯Ⅰ:你以為的反省,只會讓人變得更壞》 反省させると犯罪者になります

作者: 岡本茂樹

出版:遠流

日期:2023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這些標籤在晴朗的日子裡會回復黏性,一張張回到兩個人身上:《言葉之庭》

斷片與追憶:中國文學作為一種「反動的修辭」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真的是一本渣男小說嗎?

不在乎的無法傷害你:《霸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