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啦,你買不起房真的完全只是因為有人想搞你:《人為什麼要找理由?》

 

有時候你會知道要講的故事,有時候,你會一邊寫,一邊編故事。

──海明威

 

《人為什麼要找理由?》中文版書封。

 

  人們在面對重大災變時,經常需要一套說法、一個理由、一種道理,來理解事情何以至此。這些說法與理由很多時候沒什麼道理,比如說,有一個堪稱人類歷史上最顛撲不破的陰謀論,它主張這個世界所發生的一切看似千頭萬緒,時局發展千變萬化,其實都是一個小小的數人集團操弄的結果,一個據說自稱「光明會」的神秘組織。

 

  根據考證,這個陰謀論大成於一次戰後,主因是需要一套說法,來解釋為什麼明明正在鍍金年代的人們,何以最後陷入一場毀滅性的大戰,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一定有人在操弄。「光明會」陰謀論在一戰後風行,此後在流行文化的文本中歷久不衰,到了近年,甚至以「深層政府」的模樣,堂皇包裝成一種公共論述。

 

  陰謀論的當代流行,無疑反映了人是一種複雜的造物,既是需要「說法、理由與道理」的「理性人」(Homo sapiens),但所有的說法、理由與道理,最終都必須要能安頓不安的心緒,人同時也是「情感人」(Homo sentimentalis)。陰謀論因此成為理性人與情感人的交集,它給出了一個理由,一套可以忽略無數枝節與矛盾的說法,而這麼一個沒什麼道理的故事,卻又如此充滿韌性,可以化做各種大大小小版本,讓人們相信他們遭受的苦難,一定是有人從中做手的結果。

 

  蒂利(Charles Tilly)的小書《人為什麼要找理由?》,從人們對於重大恐怖災難的各種反省與討論中,依據普遍(popular)與專業化(specialized)的程度,以及公式化(formulas)與因果說明(cause-effect accounts)的側重,歸納抽繹出四種他認為有道理的「理由」形式:訴諸日常實踐的慣例(conventions)、重視具體因果描述的敘事(stories)、涉及專業領域實作的規範(codes),以及以專業研究與知識形式表述的技術性描述(technical accounts)。

 

  蒂利並不認為四種理由形式有優劣之別,在某些情境之下,如果某一種理由形式讓人感覺無法信服,主要是因為說話的人,誤判了當下情境所預設的關係,比如《美麗境界》中數學家納許對酒吧的女生表明了他不知道該說什麼,才能達到兩人最後完成性交的結果,他對於「技術性描述」的困惑,顯示了他對慣例的完全不通透。蒂利認為理由之間儘管側重不同、論理方式不同,但彼此之間可以調和(reconcile),他的調和觀點反映了他對「公共論述」一種懇切的立場:人們應該設法盡量顧及不同理由形式的要求,盡力發展出「優越的敘事」(superior stories),什麼是優越的敘事?根據蒂利的說法:

 

與日常敘事一樣,優越敘事也會簡化因果關係;使時空場合保持一致;描述有限數量的行為者及行為,著重於他們的行為是如何引發其他行為…在有限的架構之下,關於行為者、行為及因果關係的描述仍然正確無誤。按照相關可靠的技術描述標準,敘事相較看來極為簡化,不過其內容仍全然正確。優越敘事能幫助非專業人士至少瞭解部分的事實。

 

  蒂利對於優越敘事的期待,所反映的是他對公共論述的診斷:公共論述的發起者,無論是權威機構還是政策的倡議,都應該盡力讓理由走出專業化的場域,使之成為可以成為「普遍」的敘事。人當然是情感人,但如果能讓傾向去人身化的專業化理由,可以更普遍,以更普羅大眾所能接受的形式陳述,人也依然可以是理性的人。

 

  蒂利的願望相當程度說明了他從來沒把陰謀論視為某一種理由形式的原因。蒂利殷殷關切的是在災難與劇變之際,重建大眾對於政治與知識體制的信任,所以,即便陰謀論可以勉強稱的上一種對於因果關係極為粗暴的敘事理由,蒂利也從未認真考慮過它。

 

  因為,對理由的論述,固然需要具有撫慰情感的效果,但它的終極關懷是重建人們對於關係與建制(establishment)的社會信任。

 

  將近二十多年後重讀蒂利的「理由」小書,敏銳的讀者難免多少感到料峭。畢竟這裡出現過假技術性專業之名,百繞千迴,惡性迴避關鍵爭點的搭橋人,有滿口「世態炎涼」,以講話就是這樣喜不喜歡隨便你當作慣例妝點其粗俗的政客,樂此不疲於滲透與背刺等等粗糙因果敘事,被迫害妄想絕症的人們。

 

  公共論述在理由層次的混亂,與去公共化的療癒式情感勵志文體的風行一體兩面,現代人熱衷於窺探自我,對於內心黑暗角落情感讀寫的能力更為著迷。現代社會的自我並沒有如托克維爾預測般退回私人生活的小小窠臼中,而是以一種雜揉自我實現與情感痛苦的形式,前所未有的公然展示在社群媒體。越能內捲表演脆弱,就越具有自我實現的能力。

 

  蒂利在這本小書努力排除的「理由」與「道理」,實則正像岩漿般融蝕一切的公共論述,蒂利期待他的讀者可以透過這本小說「不妨好好來認識理由的運作方式」,但很多時候人們並不是對此一無所知,而是他們選擇裝睡,而裝睡的人叫不醒。

 

 

書籍資訊

書名:《人為什麼要找理由?21世紀社會學之父的理由學,推動人際關係建立與修復的祕密》WHY? What happens when people give reasons … and why

作者:查爾斯.蒂利(Charles Tilly)
出版:三民
日期:2023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習慣會說話:《烏托邦的日常》

你的工作沒有意義,你的人生也是:《論狗屁工作的出現與勞動價值的再思》

說出來的獨立才是獨立:《獨立宣言:一部全球史》

有沒有屬於台灣的那個字:《頑張り:28個關鍵字解讀當代日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