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各自獨立卻又渴望統一的奇特國家──《南北韓:東亞和平的新樞紐》

《南北韓:東亞和平的新樞紐》中文版書封。 

 

文|董思齊(台灣智庫國際事務部主任)

 

  曾被外人稱為「隱士之國」,同時又有著「小中華」之稱的朝鮮王朝,在經歷長達三十五年日本殖民統治後,於一九四五年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韓半島上的朝鮮民族終於獲得解放。然而,在美、俄協議之下,解放的韓半島隨即以三十八度線為界,開始短暫的信託管制時期。其後,在美、俄兩國各自扶植之下,南、北韓分別成立主權獨立的國家。而隨著韓戰爆發,激戰三年後交戰陣營簽下停戰協議,但南、北韓的「分斷體制」已在冷戰格局下逐漸定型,成為常態直至今日。而各自發展七十餘年的南、北韓,近年來也以迥然不同的方式,獲得世人的注目。

 

  三十八度線以南的大韓民國,經歷了高度經濟成長的「漢江奇蹟」,從未開發國家邁入已開發國家之林的同時,還完成多次政黨輪替的政治民主化。而在極力爭取對外經貿交流的同時,近年來又創造出席捲全球的韓流風潮;三十八度線以北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雖然資源有限且主動與世隔絕,但在冷戰時期與其站在同一陣線的國家紛紛倒台或轉型的同時,卻是唯一仍堅持社會主義路線,並實現三代世襲統治的神祕國家。而靠著試射導彈與核子試爆,今日的北韓亦緊緊抓住世人的目光。

 

  有趣的是,儘管這兩個主權獨立國家──一個已列入世界上最開放先進的國家,另一個成為世界上最封閉守舊的國家,有著迥然不同的發展軌跡,但在民間互不往來、高層相見有限且已逾七十年的分斷時期之中,「統一」卻是這兩個國家至今仍堅守不變的共同目標。也因此,這七十年間南北關係的演變,不但是韓國政治學界中最重要的課題,亦已出現不少深具影響力的學術專著。而這本《南北韓:東亞和平的新樞紐》之所以值得受到我們重視,除作者金鍊鐵教授是韓國現任的統一部部長,對當前韓國的「韓半島政策」有實質影響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這本書透過對韓國自我認知的建立、對北韓的理解、對國際局勢變化的掌握,以及對南北關係演變史的省察,清楚地勾勒出當前南韓進步派「對北政策」與「韓半島政策」的邏輯,可說是本兼具學術理論意涵,同時亦具有政策可操作性的行動方案。

 

  本書的出發點:提出解讀南北關係史的新視角

 

  本書的韓文原名為《七十年的對話》,而原書封面上還有個附標:「새로 읽는 남북관계사」(新讀南北關係史)。事實上,此處所謂「新的讀法」,可說是本書最核心的關鍵部分。金鍊鐵部長所提出的新讀法,乃是在本書前言部分所提出的三個觀察南北韓關係的視角:一、以南韓為主體的主動途徑;二、審視國際形勢的整體途徑;以及三、觀照南北韓發展史的歷史途徑。而南北韓之間從冷戰初期的對決模式邁向對話,開啟對話後又因國內政治民主化與國際局勢變動等因素,展開變遷歷程,依照各個政權而有所不同的對話模式,則是檢視上述三個途徑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據。而唯有掌握這三個面向,南韓才能在深受國際與北韓局勢影響的南北關係中,掌握主動的話語權,同時發揮其對韓半島事務的影響力。

 

  金部長認為,觀察北韓行動後再採取行動乃是出於被動的分析,不是積極解決問題的角度。若採用被動分析的方式,就會被情勢牽著走,還來不及有變化,南韓可能就已經政權輪替。考諸過去南北韓關係史,兩韓關係改善時期,都是由南韓主動出擊,南北韓關係的改善亦是兩韓互動的結果。其次,金部長指出,周邊國家的自身利益,將影響到這些國家對韓半島的政策與態度,也因此必須以更寬廣的角度來解讀南北關係。其中,最重要的則是南、北韓與美國的關係,這三者的關係必須尋求良性循環,才有利於南北關係的發展。如果南韓對北韓的政策與其他國家的對北政策有所衝突,勢必將影響韓國與他國關係,同時也會對南北韓關係造成不良的影響。最後,他認為綜觀南北韓關係史,可以發現南北韓關係一個不變的性質,亦即:承認對方時,雙方就會展開對話與接觸;不承認對方時,雙方就會產生對立和衝突。也因此,南北韓七十年的對話過程給我們的啟示在於:「如果希望北韓改變,南韓就得先改變,如果期待南北韓關係產生變化,南韓也必須先有所變化。」

 

板門店共同警備區。

 

  本書的立論基礎與其政治影響力

 

  以歷史時序與政權輪替為經緯,透過七個時期對南北韓關係的爬梳與整理,金鍊鐵部長確立了南韓進步派對北政策的邏輯一致性,同時亦毫不留情地批判韓國保守派對北政策的失敗。其對於兩韓關係本質的「本體論」立場是:南北韓是國家分裂中的單一民族,而南韓是具有主動改變現狀能力的民主國家;關於理解國際局勢、北韓以及兩韓關係的「認識論」則是:各國都依照自己的國家利益來看待兩韓關係,因此韓國必須掌握他國的政策走向,同時避免與其他國家的對北政策產生衝突。保守派的「北韓崩潰論」是最錯誤的期待,必須正視北韓的存在且主動與之交流與互動,方有可能改變北韓的態度;而對於韓國對北政策的「方法論」則是認為:統一不應當被視為結果,應將其視為一個持續改變狀態的過程。

 

  雖然此書尚未加入文在寅總統時期的南北韓關係發展,但金部長的觀點,的確符合當前文在寅政府對北以及對韓半島政策的態度與做法。在金部長就任統一部長官之前,二○一八年由韓國統一部所發行的《文在寅總統的韓半島政策:和平與繁榮的韓半島》中,整理出文在寅總統的韓半島政策是基於「五大原則」來推動「四大戰略」最後達成「三大目標」。「五大原則」分別是:一、由我們主導來解決韓半島問題;二、透過強化安保來維持和平;三、以相互尊重為基礎來發展南北關係;四、重視和國民的溝通與合意,以及五、透過與國際社會合作來推動政策。四大戰略為:一、階段性與全面的途徑;二、南北關係與北核問題並行進展;三、透過制度化來確保持續的可能性,以及四、透過互惠地合作來營造和平的統一基礎。三大目標則為:一、解決北核問題以獲得長久的和平到來;二、發展持續可能的南北關係,以及三、體現韓半島新經濟共同體,除此之外,也同時實現現階段與北韓「和平共存、共同繁榮」的政策願景。上述的這套韓半島政策構想,完全呼應金部長所提出「南韓主動」、「審視國際」以及「關照南北韓關係發展史」的三個視角。由此可見,金部長對南韓進步派對北政策的理解之深,以及對當前韓國政府對北政策影響之鉅。

 

  南韓進步派的對北視角所遭遇的內部挑戰

 

  雖說,金鍊鐵部長的這套論述有其內在邏輯的一致性與完整性,是當前韓國進步派的主流觀點,亦形塑出當前文在寅政府的韓半島政策。然而,對於這套論述邏輯,在韓國的民主社會之中,並非沒有反對的聲音。尤其是對視北韓為死敵的保守派以及對統一漠不關心的年輕世代來說,他們亦有一套完全相反與不同的後設主張。對保守派來說,關乎兩韓關係本質的「本體論」立場是:南北韓是國家分裂中的單一民族,但南韓是飽受北韓安全威脅的民主國家;而對國際局勢、北韓,以及兩韓關係的「認識論」則是:國家安全是各國最重要的國家利益,出於過往南北韓的經驗,北韓並不是可信賴與交往的對象。在各國的封鎖壓力之下,北韓絕對有瞬間崩潰的可能;也因此保守派對北政策於行動上的「方法論」則會認為:統一是必須追求的結果,有可能一夕之間來臨,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至於對統一漠不關心的年輕世代,其實並沒有嚴謹清晰的對北思維邏輯,主要是迫於現實生活中的經濟壓力,對統一並未抱持太多的期待與想法。

 

  在南韓,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南轅北轍的對北思維,其中最重要的背景因素就是民主化的歷程。在民主化之前,南韓民眾若是有外於軍事威權政府的政治想像,一律會被視為「從北」的「北傀附庸」。但朝向民主轉型的歷程中,在地域主義與兩黨政治運作之下,民主化過程中的韓國社會逐漸分成了保守派與進步派兩大陣營。進步陣營在金大中與盧武鉉主政時期,以對北韓開放性的陽光政策做為主軸,持續不斷地以經濟援助北韓,並且協助工業開發;而其後上台的李明博與朴槿惠政權,則與北韓保持距離,同時開啟敵視北韓的對北政策。事實上對北政策的改變,顯示的是進步陣營與保守陣營在對北觀感、對美政策,以及對兩韓統一模式上的顯著差異性。而這種對北韓態度的差異,也成為「남남갈등南南衝突」(南韓境內,南韓人與南韓人對於政治價值理念以及統一方式認同的差異)的重要來源。

 

  此外,今日支持文在寅政府的進步派人士,在批評已成過去的保守派李明博與朴槿惠政府前,絕不能忘記的是:過去由金大中與盧武鉉所代表的進步派政府,亦曾在民主選舉的政權輪替過程中,被目前進步派所批判的保守派所取代。也因此,過去金大中政府與盧武鉉政府在推動與北韓交流的陽光政策或包容政策時,被反對者批判:「不斷給予北韓好處、與北韓交流,卻完全無法阻止北韓邁向核開發之路,以至於完全沒有改變北韓本質。」仍是當前居於韓國政治主流的進步派,必須努力克服的難題。

 

  南韓進步派觀點與台灣可能的交流及對台灣的啟示

 

  雖然目前南北韓關係相對緩和,同時與過去十年相較之下南北韓的關係已有不小進展,然而至今兩韓關係仍處於高層政治協商階段,鮮少底層民眾的互動與實務交流。這與當前兩岸關係「上冷下熱」的發展,呈現出完全相反之樣貌。對韓國來說,目前非常希望能透過「對話」,開啟與北韓進一步的實務交流。也因此,韓國非常重視台灣在推動兩岸交流過程中,至今為止所作過的法制化努力與交流經驗。去年筆者曾陪同陸委會邱垂正副主委訪問韓國「統一研究院」,當時仍服務於「統一研究院」院長一職的金鍊鐵先生在接待來自台灣的訪賓時,就向我們表達出其非常關切上述議題,同時希望能與台灣做更多的交流以吸收寶貴經驗。事實上,這也是近年來韓國統一部會不時派遣推動實務工作的官員來訪台灣的重要原因。

 

  對今日的台灣來說,金鍊鐵部長的這本書,亦讓我們能多有啟發。在兩岸關係日趨緊張的今日,以金鍊鐵部長所代表的韓國進步派,如何透過對過去歷史的省思,提出以南韓為主體觀點的韓半島政策與戰略,值得台灣各界省思與學習。對照他所提出的三個視角,台灣亦應主張:「唯有認清台灣自身的定位、理解國際局勢的發展與趨勢,同時對中國有正確的認識與理解,同時還必須具備台灣主體的主動性、審視國際形勢的整全性,以及關照兩岸關係發展史的歷史性,才有可能提出邏輯一致且穩定的兩岸關係政策行動方案。」事實上,不論韓國與台灣,在民主社會與國際現勢之下,各個政黨所提出的對內或對外政策方案,都必須論理清楚明白、邏輯清晰一致,同時又符應歷史事實,方有機會獲得國際肯定與民眾支持,進而形成具備一致性、可預測性,且有永續經營能力的政策方案。

 

(本文為《南北韓:東亞和平的新樞紐》專文導讀)

 

《南北韓:東亞和平的新樞紐》中文版書封。

 

書籍資訊

書名:《南北韓:東亞和平的新樞紐》 70년의 대화

作者:金鍊鐵

出版:時報出版

日期:2019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電影就是老子的槍:《從前,有個好萊塢》

雅努什‧柯札克的札記:《如何愛孩子》(Jak kochać dziecko)

事件,無以名狀──《蘇聯1991》(The Event)

So Fuck the World:死神之子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