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工作的結局是自食惡果

假設超時工作能有更多的產出,那麼我們真的有得到更多嗎?

 

  公司管理層總是希望員工可以長時間不斷工作,在任何時間回覆電子郵件,最好是所有員工都能捐出他們下班的時間(晚上、週末與假期)然後毫無怨言。勞工們對這種公式幾乎束手無策,超時工作聯盟就這樣一直從組織的頂端延伸到金字塔底部;我們過勞,只因老闆告訴我們得這麼做。

 

  還有另一種解釋是說:包括高級主管的所有人,其實都深陷於經濟刺激、企業文化和大環境的漩渦裡,公司生產力就像水龍頭源源不絕;意思就是說,在這個解釋超時工作原因的版本中,沒有任何人對我們下達指令,勞工只是對自己無法控制的巨大力量做出反應。

 

  接著我們討論心理層面的說法。在這種說法中,學者紀錄了造成超時工作的各種內部驅使力:像是野心、大男人主義、貪婪、焦慮、罪惡感、享受、驕傲、對於短期回饋的期望、證明自己的價值或是過於旺盛的責任感。其中有些負面的描述(例如:焦慮、罪惡感),但大部分都是積極正面的。事實上,多項研究發現家庭生活所帶來的壓力,遠比工作壓力還大;對某部分的人來說,工作能夠成為一個讓自己感到自信與擁有控制權的避風港。

 

  要是你首先聯想到像是《白鯨記》(Moby-Dick)中所寫的故事,第一種解釋就聚焦在亞哈(Ahab)船長和那艘船(Pequod);第二種解釋則是說海洋本身;最後一種則是在講鯨魚。雖然看故事的角度有許多不同的觀點,但肯定能說明選擇並非只有一種。

 

研究報告指出,大多數的人比自己想像中的更容易疲累,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每晚只睡五至六小時而不感到痛苦。

 

  所以說,比起「超時工作是誰的責任?」還更基本的問題應該是:「這樣真的有效嗎?」超時工作真的成就了什麼?或者,我們假設超時工作能有更多的產出,那麼我們真的有得到更多嗎?

 

  一個大型的研究機構表示,無論是什麼原因造成工時長,過度勞累的情況並不會給我們任何益處。首先也是最關鍵的:它並沒有創造更多的產出。根據波士頓大學商學院教授艾琳・雷德(Erin Reid)的研究顯示,管理者根本就分不清楚究竟誰踏實的工作了一週80小時,以及誰又只是假裝他們在工作;雖然現實生活中管理者確實會針對一些工作效率低的員工懲處,但是在艾琳的研究中,卻無法找到任何能證明這些員工效率低的證據,或是任何超時工作的員工有完成更多工作的跡象。

 

  然而,相當多的證據顯示,超時工作不是個中性的狀態:它會傷害我們,和我們所工作的公司。根據芬蘭職業健康研究協會(FIOH;Finnish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Health)的瑪麗安娜・維爾寧(Marianna Virtanen)與其同事進行的許多研究中發現,過度勞累和因此產生的壓力會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包括睡眠障礙、抑鬱症、酗酒、糖尿病、記憶力減弱和心臟疾病,這些對我們的身體來說當然是不好的。而且除此之外,這些事情還會嚴重影響公司的運作,例如提高曠職率、離職率,還有不斷提升的醫療保險費用。即使是最吝嗇、毫不在乎員工的雇主,也都該認清這個事實:當你的員工嚴重過勞,他們將會變成公司的隱形負債。

 

  另外,如果你的工作仰賴人際溝通、做出決策、觀察別人臉色,或者需要做好個人情緒管理(幾乎是所有現代的辦公室需求)的話,那麼壞消息是,研究人員發現,超時工作與其衍生的壓力與疲憊,將會使所有的事情都變得更加困難。

 

1870年的政治漫畫,描繪成衣業者剝削勞工的景況。

 

  即使你是因為喜歡自己的工作才自願加班,但是當你累的時候也只是更容易犯錯,而且大多數的人比自己想像中的更容易疲累,只有1至3%的人有辦法每晚只睡五、六小時而不覺得痛苦。此外,每一百個自認幾乎不需要睡眠的人之中,實際上只有五個人真的幾乎不需要睡眠。這個報告顯示失眠對工作能力所帶來的毀滅性影響,讓每個人都看清熬夜工作到底有多愚蠢。

 

  工作太辛苦同時也會讓你失去縱觀全局的能力;有研究表示,當我們一股腦地燃燒殆盡,就更容易迷失在雜草堆裡。總而言之,超時工作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效益遞減的故事:保持著過勞的狀態下去,你在工作時會變得愚蠢,並且做出一些毫無意義的舉動。

 

19世紀威爾士社會改革家羅伯特・歐文(Robert Owen)喊出的降低工時口號:「八小時勞動、八小時娛樂、八小時休息。」

 

  這是商業社會開始的多年後,人們才逐漸意識到的事情。十九世紀時,當勞工組織首次強迫僱主限制工時為每日十小時(後來演變為八小時),管理層卻驚訝地發現這個改變反倒增加了產出,因為必須付出昂貴代價的錯誤和事故率都下降了。這樣的實驗在一個多世紀後的現在,由哈佛商學院的學者與知識工作者反覆進行,發現這套規則依然是真切可行的。可以肯定的是,準時下班與休假是必要的,這能夠讓整個團隊都更有效率。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這輩子永遠都不能加班,只是不能變成常態而已。大多數的研究都表明,人類是有能力在一個星期或連續兩週工作60小時,來解決偶發性的重大事件或危機;不過,這和常態性過勞並不相同。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繼續這樣下去?為什麼不放下這些俗成的窠臼?

 

  很有可能是因為無知。客觀而言,也許大多數人只是搞不清楚過勞造成的影響有多糟糕;也有可能是持懷疑態度,也許他們已經看過這類的研究,但就是不願買賬做出選擇。又或者,可能是某些更強烈的東西在背後驅使者我們:被獎金制度所引誘、塑造職場權威的形象,或是更深層面的心理需求。那麼你簡直是為自己調製了一杯無法拒絕的毒酒,沉醉其中卻無視它所帶來的壞處。

 

 

圖片出處

Small Business SuccessThe English FarmPeter FraseUp Worthy

 

你可能會喜歡

逃稅無國界:財富管理專家如何擴大貧富不均

我們仍是工人:楊青矗《工廠三部曲》

起狂的難道不是這個沒有公道的世界嗎?《討債女王》

麥卡尼與藍儂的粉絲結構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