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編輯的真心話:我們為何選了《情婦史》?

《情婦史》上下兩冊中文書封。

 

 

  當我們翻開報紙、打開電視,小三小王多不勝數,情婦包養見怪不怪,多角畸戀、亂倫淫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刺激品。尤其明星偷情曝光後的胡言亂語,或名人驟逝後正宮、情婦及子女間的爭產官司,更讓每日新聞益加精彩,甚至成為電視電影的靈感來源。

 

  在這種社會氛圍和無限感慨下,我們收到一本國外書訊令人眼睛一亮,書名就是《情婦史》。是啊,那些「破壞婚姻的淫蕩女人們」究竟是何時誕生的?那些讓妻子們恨得牙癢癢,女人們同仇敵愾,男人們嘴巴上撻伐、私下卻不停尋覓的女人們,到底懷有什麼目的?那些「外面的女人」除了「小三」、「情婦」、「細姨」、「偏房」之外,還有什麼眼花撩亂的稱呼呢?

 

  《情婦史》除了回答上述疑問外,也要試著釐清情婦存在的意義,以及情婦角色在歷史上的演變。這本書是歷史學者伊莉莎白‧阿柏特(Elizabeth Abbott)所著「人類情感關係三部曲」中的第二本,比起另外兩本《單身史》(A History of Celibacy)和《婚姻史》(A History of Marriage),「情婦」的神祕形象與魅力更加吸引我們的目光。若說「婚姻」是一條眾人必經的大道,「情婦」則像是一座不可言說的禁忌森林,因此,引領讀者一同探索這座祕密森林,便成為我們編輯出版的責任所在。

 

傳奇女星瑪麗蓮夢露和小甘迺迪的一段情史,使她成為史上最知名的情婦之一,但經過近年的檔案解祕,夢露的死亡之謎或許和她的情婦身分有極大關聯。

 

  試著回想一下我們所認識的情婦吧!淫亂、放蕩、攀權附貴、愛慕虛榮、富商身旁的花瓶……儘管我們不願承認,但情婦的形象總是極為負面,尤其經過媒體的誇大渲染後,更加凝結這種扭曲變形的刻板印象,於是情婦成了世界上最神祕的一群女人。幸有《情婦史》帶我們穿越四千年的人類歷史,進入千百種文化情境與社會氛圍,逐一探訪近百位被文獻記錄下來的情婦,重新看見每位情婦獨一無二的故事。

 

  這些情婦當中,有些是名人背後不可或缺的女人,例如路易十五、希特勒、柯林頓、伏爾泰、沙林傑、卡斯楚的情婦;有些情婦本身即是影響世界、改變歷史的知名人物,像是漢娜鄂蘭、瑪麗蓮夢露、慈禧太后、西蒙波娃。儘管作者參閱大量歷史文獻,採用嚴謹的研究方法,但其敘述性與故事性遠大於學術論述,不僅是我所編輯過最臉紅心跳的書籍,也是我看過最香豔刺激的社會研究著作。從此面看,像是一則接一則的世界名人風流史;從彼面看,則是將我們熟知的婚外情史,首度透過情婦角度來闡釋並書寫,隱然有股為情婦翻案的味道。

 

情婦未必都比正宮漂亮。卡蜜拉介入查爾斯王子與戴安娜王妃的婚姻,讓她曾經是惡名昭彰的第三者,但了解查爾斯與卡蜜拉的故事後,將會徹底顛覆你對卡蜜拉的印象。

 

  研究情婦,首要釐清情婦的定義,以便界定研究範圍。但古今中外文化差異甚大,難有一體通用的解釋,於是,阿柏特在歸納整理了歷史上大量的情婦後,將之定義為「一個無論出於自願或遭受脅迫,和有婚姻關係的男子,有著相對長期性關係的女性」。如此定義也就將東方傳統的納妾制度、殖民者強佔的性奴隸等特殊的情婦關係,也納入討論範疇。

 

  由此定義可知,情婦的存在與婚姻制度密不可分。一段婚姻關係中,有時出軌者是丈夫,有時則是妻子,「婚姻」成為判別誰是情婦、誰不是情婦的關鍵因素。因此,我在書腰下了一句聳動的文案:「只要有婚姻,就會有情婦。」這句話不只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行銷策略,而是誠實地從反面思考婚姻制度存在的意義。

 

  事實上,情婦作為婚姻制度的挑釁者,其目的不在破壞,反而是支撐婚姻制度,與之相輔相成。過往的情婦大多是婚姻關係下的弱勢者,期待有天能繼位成為妻子,然而進入六○年代,女性意識的崛起、性解放革命、避孕藥與DNA親子鑑定的發明,使得情婦現象的本質發生轉化,情婦的角色也變得更加複雜。如今,誠如書中一位美國情婦寶拉.伯明罕所言:「我喜歡當情婦。身為情婦,我付出,也得到所有我想要的愛與性,但是卻沒有責任要盡。」

 

  回望情婦的歷史,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下她們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些定義了當代的父權制度,有些則展現出獨立自主的女性意識。《情婦史》為這些被歷史湮沒的女人作傳立說,也為她們原本豐富的生命增添色彩。當我們再從新聞媒體中讀到情婦的報導時,不妨思索這些情婦身後隱藏的訊息是如何影響我們社會,並試著想像她們背後精彩的生命故事吧。

 

 

(本文作者為《情婦史》本書中文版編輯)

 

書籍資訊

書名:《情婦史》上下兩卷  Mistresses: A History of the Other Woman

作者:伊莉莎白.阿柏特(Elizabeth Abbott)

出版:時報文化

日期:2015

你可能會喜歡

情殺,是對女人全體的仇恨犯罪:《被殺了三次的女孩》

一個希臘化風格的玻璃碗:《絲路滄桑》

創作者的永恆恐懼:《巴頓芬克》(Barton Fink,1991)

為什麼現代人這麼仰賴圖解?《從零開始的圖解世界史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