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腸到歌德:構成現代德國的六件事物

 

福斯金龜車,1938-2003生產。陪著德國走過半世紀,也目睹東西德從分裂又合併

 

  自從二十五年前柏林圍牆倒塌後,預示著分裂長達四十年之久的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將邁向統一。在此之後的德國不但快速地整合建設,使德國經濟在全球榜上名列前茅,並在2013年成為全球最大的資本輸出國。

 

  在政治和文化上,德國人始終背負著納粹第三帝國和猶太人大屠殺的惡名,但他們並沒有掩蓋過去那段灰暗的歷史,反倒公開承認錯誤,從錯誤中記取教訓,自覺地設立紀念館和留存這些不光榮的遺產,以警惕德國人決不允許這樣的歷史再次發生。這些有別於其他國家的做法和思想,究竟是什麼構成了今日現代多元化、政治氣息成熟的德國呢?

 

一、潛水衣:監督政治的必要

 

這件潛水衣在一次試圖從東德逃亡失敗的事件所使用。

 

  1987年11月,一名潛水衣的老闆想利用水路潛逃至西德(雖然有因失溫或是巡邏人員射殺而失敗的可能性),因此準備了藍底白拉鏈款式的潛水衣,但最終在行動前因事跡敗露就先被逮捕入監。事情發生後,史塔西(Stasi)沒收了他的潛水衣,並教導潛藏在各地的告密者們多留意這類型塑膠或橡膠製品。結果導致如果你的鄰居、朋友、同事或者自家中擁有這類物品,都很有可能會被舉報為潛逃的罪證。

 

  這種為了防止公民逃跑的嚴密監控,使得東德的人民長期處於失去隱私的壓迫之中。潛水衣即是做為提醒德國公民的象徵:如果政治沒有受到人民的監督,將導致權力過度擴張的政權。

 

 

二、蒂施拜因筆下的歌德:「世界公民」的呼籲

 

蒂施拜因(Johann Heinrich Wilhelm Tischbein)所繪的名畫《歌德在羅馬平原》(1787)。

 

  德國大文豪歌德所著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可說是那個時代最多人閱讀的著作,它為歌德帶來了名譽和財富,而其他的作品也是每一個德國小學生都會學習和閱讀的教材。歌德著作中的「世界公民」(Weltbürger)概念,認為人們需要去認識並且關注周遭的世界,因為文化中並不會只有單一的民族存在,而民族之間應有包容性的道德、經濟和政治關係。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理念也可以用來回應當今德國的穆斯林移民議題。

 

 

三、各地不同的德國香腸:包容在地文化

 

繁多的香腸種類造就出現代德國成為多元化的社會,他們共同擁有也彼此分享著這些獨具特色的地方語言、香腸和啤酒。

 

  法國總理曾抱怨要管理一個擁有246種不同乳酪的國家是多麼的困難,但他不知道德國的香腸種類比法國乳酪還多出了四倍。縱觀歷史,德國並不像許多國家從千年以前就是個集中的政治體,他們是地區性大大小小的獨立城邦各自管理,並且直到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統一後才有著現代德國的雛形。也因為這樣的政治形態,德國每個城邦都有著不同的方言、地方歷史,當然還有繁多的香腸種類,並且造就出現代德國成為多元化的社會,他們共同擁有也彼此分享著這些獨具特色的地方語言、香腸和啤酒。

 

 

四、瓦礫中的婦女:從廢墟中再次站起的毅力

 

雕塑家馬克斯・拉赫尼特(Max Lachnit)撿拾戰後廢墟中的瓦礫將它們拼湊成一個五色的雕塑,並命名為《廢墟中的女人》(Trümmerfrau)。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許多歷史悠久的城市都早已被盟軍轟炸的體無完膚,而戰爭使得男性人口減少,戰後龐大的清理廢墟任務便落到了女性手裡。雕塑家馬克斯・拉赫尼特(Max Lachnit)看到了這樣的景象,便撿拾廢墟中的瓦礫將它們拼湊成一個五色的雕塑,並命名為《廢墟中的女人》(Trümmerfrau)。這件作品代表著當時無數的女人,用堅定不移的神情在清理著家園,雖然它不上完美的作品,但卻封存著許多德國人的深層記憶之一:從無盡的戰敗廢墟中重新站起來。

 

 

五、布痕瓦爾德集中營:維持著尊嚴的反抗

 

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大門上寫著一段冷酷的標語:「各得其所」(Jedem Das Seine)。

 

  納粹時期所有的集中營大門都烙有一段口號,而惡名昭彰的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全德國最大的勞動集中營)也有他們自己的標語。納粹找來關押在此的犯人弗朗茨・埃利希(Franz Ehrlich)來設計大門標語,他曾受訓於著名的包浩斯學校,但被納粹冠以共產黨員的莫須有罪名。

 

  最後他被迫設計出一個用來提醒每一位囚犯的無情標語:「各得其所」(Jedem Das Seine)。但即使是在這樣的壓迫恐懼下,他還是堅持用納粹厭惡、具有國際主義和現代主義的包浩斯字型寫上。讓後人在無情的標語上看到被噤聲卻堅決反抗的設計人尊嚴,同時期盼著還未實現的國際化德國來臨。

 

 

六、巴拉赫的天使:永不停止追求和平

 

至今依然飛翔在居斯特羅大教堂裡的《飛翔的天使》,時時刻刻地提醒德國人和平的重要。

 

  表現主義雕塑家恩斯特・巴拉赫(Ernst Barlach)在一戰後設計的《飛翔的天使》,用青銅女像的人體表達對戰爭的控訴,並且象徵著和平與幸福庇護著人類。而後來崛起的納粹想當然地討厭他和平主義的態度,加上巴哈赫曾對納粹表示反感,以致他最終被納粹盯上,作品被毀壞也失去了人身自由,在1938年被迫害致死。然而他留下的遺產,至今依然飛翔在居斯特羅大教堂裡,時時刻刻地提醒德國人和平的重要。

 

 

延伸閱讀:《Guardian

 

封面照片creditFeans@flickr

 

你可能會喜歡

漢斯、蘇菲,以及抵抗納粹的學生秘密組織「白玫瑰」

《昨日盛開的花朵》:性、病、史的糾纏

歡迎光臨!世界上最奇妙的15間書店

《犯了戒》:全面解讀費迪南.馮.席拉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