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無法抗拒勁歌的節奏

精準地跟著音樂節拍律動被認為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然而,新研究表明,老鼠也有這種能力。

 

  精準地跟著音樂節拍律動被認為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然而,新研究表明,老鼠也有這種能力。研究發現,律動的最佳節拍取決於大腦中的時間常數(我們的大腦對某事做出反應的速度),而且這種相似性遍及所有物種。這意味著人類的聽覺和運動系統跟音樂互動並且律動的能力,在動物界可能比我們以往所想的更普遍。這項新發現不僅讓我們更進一步瞭解動物,也讓我們對人類音樂和舞蹈的起源具有更深的認識。

 

  你能跟著節拍律動嗎,還是你笨手笨腳的?顯然,人們對音樂節拍的掌握度一定程度取決於先天的基因能力,而過去一直認為這是人類獨有的特徵。雖然動物能對聽見的聲響產生反應,也可能發出有節奏的聲音,或是被訓練對音樂做出反應,但這與複雜的神經和運動過程不一樣,這些過程的共同協作讓我們能自然地感知歌曲節拍並對它做出反應,甚至預測它。這種現象被稱為節拍同步性(beat synchronicity)。

 

  科學研究直到最近才表明,一些動物似乎也能如此。東京大學研究團隊的論文提供了證據,證明老鼠就是其中之一。長年研究老鼠聽覺皮層的東京大學副教授高橋宏知解釋說:「老鼠展現出天生的——未受過任何訓練或事前接觸過音樂——節拍同步性,在120—140 BPM(每分鐘節拍)之間最為明顯。人類也表現出明顯的節拍同步性,大腦中處理聲音的聽覺皮層也被調到了120—140 BPM,我們可以運用大腦適應的數學模型來解釋這點。」

 

  研究團隊有兩個不同的假設:第一個是節拍同步性的最佳節拍由身體的時間常數決定,不同物種各不相同,因為小動物的速度與人類相比要快得多(試想老鼠逃跑的速度有多快);第二個是最佳節拍由大腦的時間常數決定,而且在各物種之間很相似。

 

「節拍同步性的最佳節拍取決於大腦中的時間常數。也就是說,動物的大腦可以闡明音樂的感知機制。」

 

  高橋宏知說:「對20名人類參與者與10隻老鼠進行研究後,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節拍同步性的最佳節拍取決於大腦中的時間常數。也就是說,動物的大腦可以闡明音樂的感知機制。」

 

  這些老鼠被安裝了無線的微型加速規,能夠測量非常輕微的頭部運動。人類參與者也同樣在耳機上配置加速規。然後,研究者用四種不同的速度播放了莫札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作品第448號》(Sonata for Two Pianos in D Major, K. 448)的一分鐘片段:原始速度的75%、100%、200%和400%。

 

  原始節拍速度是132 BPM,結果顯示老鼠的節拍同步性在120—140 BPM範圍內最為明顯。研究團隊還發現,老鼠和人類都會跟著音樂節拍以相近的節奏擺頭律動,而且當音樂加快時,擺動的幅度也越小。

 

  高橋宏知說:「據我們所知,這是第一份關於動物天生的節拍同步性論文,它不是藉由訓練或接觸音樂才發現。我們還假設,大腦的短期適應與聽覺皮層的節拍調整有關,把我們的神經活動數據與大腦適應的數學模型對比就能解釋這點。此外,我們的模型表明對隨機點擊序列的反應中,當平均刺激間隔(一個刺激結束與另一個刺激開始之間的時間)約為200毫秒時,節拍預測能力最高。這符合古典音樂中節間間隔的統計數據,表明大腦的適應性是音樂感知與創作的根基。」

 

  高橋宏知說:「接下來,我想探索旋律與和聲等其他音樂屬性是如何跟大腦動態連結。我還對大腦如何、為何以及哪些機制創造了美術、音樂、科學、技術和宗教等人類文化領域感興趣。我認為,這些問題是瞭解大腦運作與開發下一代人工智慧(AI)的關鍵。此外,我也對用音樂創造幸福的生活深感興趣。」

 

 

 

原文出處:Phys.org

 

你可能會喜歡

父母碎碎念會導致青少年腦袋關機

能說是植物嗎?大王花的基因幾乎都是偷來的

隱形的翅膀:玻璃蝴蝶的透明演化之謎

恥辱之笛:糟糕音樂家的公開處刑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