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小小艾伯特的犧牲,我們知道了如何讓孩子學會恐懼

《24個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故事》中文版書封。

 

文|John D. Hogan

譯|林金源

 

  幾乎每個修過心理學的人都聽說過小艾伯特﹝Little Albert﹞,他是約翰.華生﹝John B. Watson﹞和雷納﹝Rosalie Rayner﹞在一九二○年發表論文的主角。這篇論文是心理學文獻中最常被引用的論文之一,作為個案研究,它證明了利用相對簡單的心理學原理,能夠解釋人類複雜的行為。該研究因為涉及到一個不滿一歲的嬰孩而增添了吸引力,這項研究也被用來闡釋行為主義—支配美國心理學界數十年的心理學派別—和其研究方法。

 

  然而,儘管這篇論文受到歡迎,但研究者和歷史學家指出了其中的瑕疵。事實上,有些人認為這個研究幾乎沒有價值。近年來,它雖然較少被引用,但尚未淪為令人完全不感興趣的題目。最近有研究者試著追蹤艾伯特的後續發展,具體來說,他們想知道這項實驗是否對﹝長大後的﹞艾伯特的行為和幸福造成長期的影響。然而,嘗試找出艾伯特的身分,引來了更多爭議。

 

  行為主義

 

  小艾伯特﹝在最初的論文中稱作艾伯特.B﹞的故事始於行為主義的創立者約翰.華生。二十世紀初期的心理學散漫而沒有焦點,幾乎找不到一致的方法論,甚至沒有一致的主題,是一門有待自我驗證的學科。當時,許多心理學家都是哲學系的教授,有些學院派專家甚至懷疑心理學這門科學能否繼續存在。

 

  讓問題雪上加霜的是應用心理學的激增,這些應用的面向有時是該學科成員的研究,也時常有不懂裝懂的江湖郎中對每種設想中的問題大膽提供解決之道。然而,當時的心理學研究對於實際運用只能提供有限的支援,也因此,「行為主義」得以發展起來,提供清楚的方法論,並統一了美國許多學院派的心理學。事後回顧起來,這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在華生之前,有幾個人提倡某種形式的行為主義,特別是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和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愛德華.桑代克,但他們並沒有明確成立「行為心理學派」。尤其是巴甫洛夫,在他一生中,他甚至不想被認定為一名「心理學家」,因為心理學家過於投入意識和內在狀態的研究,這點在他看來極不科學;他需要更客觀的東西。至於桑代克,他自成一格的客觀心理學也融入了某種學習的理論。儘管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南轅北轍,但他們各自構思出一套對行為主義產生長遠影響的系統。

 

  華生的重大突破就是承認心理學面臨的困境,並提供一個他相信能確保其存續的解方。

 

  他在一九一二年發表於哥倫比亞大學的演講,以及一九一三年發表的論文中提出了「行為學家宣言」,那是一個心理學的新方向,徹底脫離古老的方法論,將心理學建構為一門真正的科學。

 

  這個新方法著重於研究人類的行為,他認為這種辦法是讓心理學合乎科學的唯一方式。至於那些調查人類內在狀態或者意識的嘗試?那就像老舊的心理學,是一種無望的事業,因為內在的狀態怎麼能夠以客觀的方式來評估呢?﹝某些批評者表示,那是心理學「喪失意識」的時期。﹞

 

  華生的「行為學家宣言」聲明了這個新方法承認人類與低等動物的界線,也暗示人類是複雜的動物,以及研究低等動物將有助於推論出人類行為的相關資訊。華生宣稱心理學研究的焦點,應該放在對「學習」的研究上。事實上,華生認為一切行為都能從學習法則來加以理解。數年後,另一位行為學家托爾曼﹝Edward C. Tolman﹞更往前一步,提出關於「學習」 這件事,我們可以藉由檢視迷宮中的老鼠,得到我們需要知道的一切。

 

  「小艾伯特研究」是說明情緒可以被學習、然後被類化的實例。在這個特殊實驗中,小艾伯特被教導去害怕白老鼠。為了進行研究,華生利用了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研究模型。

 

小艾伯特。

 

  小艾伯特研究

 

  華生曾在早期的研究中表示,嬰兒期有三種情緒反應模式:恐懼、狂怒和愛。而儘管沒有實質據證,但家庭生活的確給了兒童許多機會,讓他們透過約制或學習的過程發展出情緒。他打算證明一件事:這些情緒反應是可以被學習的。華生選擇了恐懼反應。讓嬰兒承受巨大的聲響,是引發恐懼反應的方法之一,因此他在實驗中利用了這項關聯。

 

  小艾伯特之所以雀屏中選,是因為他具備不容易激動的性情。小艾伯特從來不輕易顯露出害怕的樣子,實際上他幾乎不哭。他母親是在巴爾的摩的哈里特蘭恩「殘疾兒童之家」工作的奶媽,研究就在那裡進行。﹝奶媽受雇哺育救濟院裡的嬰兒。﹞

 

  實驗的第一階段,是讓九個月大的艾伯特接觸各種刺激,例如燃燒的報紙、狗、兔子和白老鼠,確定艾伯特不害怕這些東西。的確,當這些東西放在他眼前,他只表現出好奇,而非恐懼。

 

  同時,艾伯特也接受了巨大聲響的測試,看看他會不會出現恐懼反應。實驗中,研究者在艾伯特身後懸掛了一根四英尺長的鐵棒,接著用鐵鎚敲打鐵棒。艾伯特受到驚嚇,他的呼吸突然出現變化,但他沒有哭。然後,實驗人員再度敲打鐵棒,艾伯特的反應還是一樣,但這回,他的嘴唇開始顫動。等到敲第三次,艾伯特突然哭了起來!巨大的聲響終於使得艾伯特產生恐懼。這個反應讓實驗者很滿意,因為這麼一來,就能進行下一階段的實驗。

 

  兩個月後,艾伯特長到十一個月大,華生在他面前擺放了白老鼠。當老鼠放在他面前, 而他伸手去捉時,他背後的鐵棒就被鐵錘給敲響。這個做法持續了兩天,中間間隔一個星期,老鼠與鐵棒聲響的配對總共出現了七次。在試驗即將結束時,艾伯特對於老鼠和鐵棒聲響的反應是啜泣、哭叫和蜷縮在地。

 

  經過七次配對情況之後,放在艾伯特面前的只剩下老鼠,不再伴隨出現巨大的聲響。結果,就算沒有出現巨大的聲響,艾伯特一看見老鼠,依舊哭了起來,並且蜷縮在地,還設法爬得遠遠的。

 

  這些實驗證明,中性的刺激﹝老鼠﹞可以經由教導,而成為一種引發恐懼的物體。但這種恐懼是否能類化到其他物體?這時,華生給艾伯特看各種白色毛絨絨的東西,包括小白狗、小白兔、白色的毛皮大衣,然後華生自己還戴上了有白色鬍子的聖誕老人面具。最後研究證實,艾伯特的恐懼確實會類化到其他物體。

 

  舉例來說,當兔子被放到艾伯特眼前,他會盡可能向後傾倒,以便遠離兔子,接著哭了起來。這表示艾伯特不僅學會了害怕老鼠,他也害怕白色或毛絨絨等相同特性的物體。相對的,當實驗者拿出幾塊木頭給艾伯特,他很滿足地把玩了起來。艾伯特的恐懼顯然沒有類化到其他不相似的物體。在研究的最後階段,華生與雷納在一個月之後再度測試艾伯特,想確定他的恐懼反應是否持續,結果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在首次制約艾伯特一個月後,他們仍然在後續測試中發現了殘餘的恐懼反應。

 

  但如同後來眾多批評者指出的,華生與雷納都沒有嘗試去消除艾伯特的恐懼反應。這兩位研究者知道艾伯特的母親正打算將他帶離救濟院,倘若他們願意,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這類程序。結果論文最末,他們雖然討論到能做點什麼來降低艾伯特的恐懼,但終究沒有實際執行。

 

  倫理問題

 

  華生與雷納的作為是否不合乎道德?他們難道不該多顧及一點艾伯特的幸福?在論文開頭,華生與雷納清楚表明他們關心被選中兒童的福祉。他們之所以選中艾伯特,是因為他不容易激動的性情,而且在他身上進行實驗,對他造成的傷害「相對較小」。

 

  然而在論文結尾,他們似乎對於艾伯特在實驗之後的人生漠不關心。論文中說,若干年後,如果艾伯特坐上精神分析師的躺椅,那麼分析師可能會追踪艾伯特的恐懼根源,歸結到一個包含他母親和某些性元素的夢境。對此,華生與雷納建議,精神分析師應該檢視一些對基本情緒產生制約的東西。

 

  如今,我們無法再度從事小艾伯特研究,因為考量到倫理問題。為了保護人類和動物, 如今各大學和學院機構都設有評估倫理機制的審查委員會,如果違反標準,將可能失去政府的資助。不過,在華生與雷納進行研究的當時,並沒有這樣的委員會。事實上,當時不存在心理學家應該遵守的任何正式倫理規範。然而,他們是否應該有這方面的認識?我想多數研究者都會贊同吧。

 

  一九七九年,心理歷史學家哈利斯﹝Ben Harris﹞發表了對小艾伯特研究的毀滅性批評。他指出這個研究在許多教科書中的描述根本不正確!這些錯誤有時是一些小細節,例如進行測試的次數,或者雷納的名字拼寫;但有時嚴重得多,而且牽涉到重要論點,例如,有些報告提到艾伯特已經被「去制約」了。

 

  此外,他聲稱這項研究缺點很多,他從兩方面來說明:研究本身的書面報告,以及構成研究一部分的影片紀錄。哈利斯根據可以拿到的證據總結說,這個實驗並沒有堅實證據可以證明制約曾經發生,舉例來說,恐懼反應的準則並沒有在研究中被建立,而且艾伯特的行為表現,也沒有那麼清楚明確。再者,這個實驗遭到了污染。例如,某次實驗中使用的一條狗,牠可怕的吠叫聲根本就嚇壞了每一個人,而不只艾伯特。最後,哈利斯認為這個實驗的結果「很有趣,但說服力不足。」

 

  哈利斯認為這個研究帶來的教訓之一,是閱讀原始資料的必要性。如果其他研究者和教科書作者都讀過原始論文,一定不願意將這項研究記錄下來,或是介紹給讀者,也不會將這項研究推崇到神話般的地位。或許最重要的是,當研究者嘗試複製這項研究,結果是不成功的!

 

  然而,在原始研究發表數年之後,有一個相關研究被視為華生與雷納研究的續集,內容包含了關於情緒發展的補充材料—這項研究後來成為早期行為治療的實例。

 

約翰.華生﹝John B. Watson﹞。

 

  彼得研究

 

  正當小艾伯特研究進行時,十九歲的雷納剛從瓦薩學院﹝Vassar College﹞畢業,就讀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所。她的校友瓊斯﹝Mary Cover Jones﹞聽到華生談起小艾伯特研究,簡直著迷不已。

 

  瓊斯在哥倫比亞大學工作時碰見一個小男孩,就像年紀稍微大一點的艾伯特,她叫他「彼得」。第一次觀察彼得,他剛滿三歲,智力一般,大體而言適應良好。然而,彼得很怕白老鼠,如果有羊毛外套之類的東西放在他面前,他就會哭出來。

 

  既然華生與雷納能證明恐懼可以在實驗室被製造,那麼瓊斯認為,她或許能證明恐懼也可以被移除,她希望對彼得的研究能作為她博士論文的題材,於是向華生求助。此時的華生多少淪為心理學界排斥的對象,他不太願意在研究中扮演醒目的角色,也擔心瓊斯的計畫一旦跟自己扯上關係,對她沒有任何好處,所以他只同意擔任非正式的顧問。瓊斯最終在華生的協助下開始進行「彼得研究」。

 

  一開始,彼得坐在嬰兒床上,瓊斯將白老鼠從他背後拿出來。彼得一看見白老鼠,馬上顯露出退縮的姿態,並驚恐地發出尖叫。隔天,當皮毛地毯、棉花或有羽毛裝飾的帽子出現在他的眼前,他一樣驚恐的啜泣著,並且開始哭鬧。不過,他對其他玩具和玩偶並不會有這種反應。瓊斯確認了彼得對兔子會表現出最大的恐懼,因此,她將兔子作為除移其恐懼的重點。

 

  彼得被帶進一間遊戲室,和另外三個孩子一起玩耍,而兔子隨後被放進來。這個遊戲時段通常是一天一、兩次,但頻率不太固定。跟他一起玩的同伴是經過特別挑選、完全不會害怕兔子的孩子。起初,只要和兔子待在同一個房間,彼得就表現出恐懼反應。漸漸的,他能夠忍受兔子被關在離他十二英尺遠的籠子裡。日復一日,籠子離他越來越近,然後兔子變得可以在他周遭自由活動了。透過一連串「耐受度」的提升,彼得已經不再害怕兔子,後來, 他竟然還能撫摸兔子,甚至讓牠輕咬手指。

 

  可惜某日情況出現逆轉。彼得因為得了猩紅熱而必須住院一段時間,有兩個月都沒有回到遊戲室。在出院的路上,他和陪伴他的大人被一條路上衝出來的大狗給驚嚇到了!這件事之後,彼得對兔子的恐懼回復到先前的程度。

 

  這回,瓊斯用另一種方法來解除他的制約。她將彼得放在高腳椅上,餵他吃喜歡的食物。吃東西的同時,彼得看見關在籠裡的兔子也被帶進房間。起初,兔子沒有太靠近彼得, 以免引發他的恐懼。不久,在有美味食物吸引、或者不害怕兔子的其他小孩在場的情況下, 彼得開始願意跟兔子進行較親密的接觸。到了最後,彼得對兔子的恐懼完全消失了!實驗即將結束前,彼得甚至說出「我喜歡兔子。」後續的追踪調查顯示,彼得真正發展出了對兔子的憐愛之情,他也不再害怕老鼠、羽毛、棉花等類似的東西。

 

  瓊斯的研究被視為「行為介入」的早期實例。雖然她後來也對其他心理學理論做出貢獻,尤其是「奧克蘭成長研究」﹝Oakland Growth Study﹞中的縱向研究,但她在行為療法中扮演的角色多半被略而不提。持平而言,她沒有對她具有原創性的研究進行系統化追踪,然而,她終究因創新的貢獻而得到了肯定。行為療法的創建者沃爾普﹝Joseph Wolpe﹞稱她為「行為療法之母」。

 

  「小艾伯特實驗」是約翰.華生所從事的最後幾項研究。當時他已經和他的研究助手、比他小二十幾歲的羅莎莉發展出戀情,他後來跟妻子離婚,與羅莎莉結婚,卻因婚外情醜聞而被迫從霍普金斯大學退休,無法享有終身的學術職位。然而,華生沒有放棄心理學,他成功的投身廣告業務,在一九二○年代還寫出了幾本關於行為主義和兒童發展的著作。他和羅莎莉育有兩名子女,以「行為學的方法」教養他們。

 

  不幸的是,羅莎莉在三十幾歲時過世,而華生一直沒有從喪妻之痛中恢復。他不再對心理學有所建樹,直到從廣告業退休。一九五七年,在華生過世前一年,美國心理學會頒贈他金質獎章,肯定了他對心理學的貢獻。他原本打算出席頒獎典禮,但在最後一刻改變心意, 派兒子代為領獎。他說,他擔心自己會太過激動。

 

  身分偵探

 

  許多心理學家對艾伯特最後的命運感到好奇,數度追查他的下落,但多半以失敗收場, 因為他待在「哈里特蘭恩殘疾兒童之家」的紀錄已經遺失了。然而,阿帕拉契州立學院的貝克﹝Hall Beck﹞教授用了一個特別的方法找到他。他透過一九二○年以來的人口普查紀錄, 比對到某個條件相符的孩童,這個孩童的生平跟小艾伯特實驗描述的經歷極為相似。貝克團隊為了證實小艾伯特身分所做的一大堆努力,簡直就像個偵探故事!

 

  他們得到結論,艾伯特的真實姓名是道格拉斯.梅里特﹝Douglas Merritte﹞,他是當時「哈里特蘭恩殘疾兒童之家」雇員阿維拉﹝Arvilla Merritte﹞的兒子。可惜的是,這個被搜尋的對象—貝克認為是「真正的」艾伯特—六十歲前就過世了。

 

  近來對於小艾伯特實驗的影片所做的評估,為這把爭議之火增添了更多燃料。許多學者推論出道格拉斯很可能是個打從一出生便神經受損的孩子,而華生必然知道此事,當然,許多人認為這是高度的臆測。不過故事沒有就此打住。又有一群研究者根據貝克的早期研究, 發現了另一個更符合對小艾伯特描述的孩子。他的母親也曾是「哈里特蘭恩殘疾兒童之家」 的奶媽,這個人叫威廉.艾伯特.巴杰﹝William Albert Barger﹞,在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 身邊的人都叫他艾伯特。他活到了八十七歲。

 

  從小艾伯特的案例,我們學到了什麼?當然,哈利斯提出要運用原始資料的意見非常值得注意,在原始資料的傳遞過程中,歷史訊息很容易被扭曲。此外,華生與雷納是活在一個對研究對象的保護並不那麼積極的時代,所幸自從艾伯特研究之後,心理學研究的倫理標準已經大幅提升了。

 

  這項研究透露的另一項訊息是,實驗者過度強調了環境的力量可以塑造兒童的個性。這在兒童發展的許多歷史研究中向來是持續出現的主題,幾乎要將生物的影響力給排除在外! 最後,我們應該注意的是,自從小艾伯特實驗之後,行為學的方法已經大幅修正,當然,華生的基本原則仍然持續對現今的心理學發揮重大的影響力。

 

(本文為《24個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故事:野孩子、女巫獵殺到巴甫洛夫的狗,揭開隱藏在實驗背後的細節與真相》部分書摘)

 

 

書籍資訊

書名:《24個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故事:野孩子、女巫獵殺到巴甫洛夫的狗,揭開隱藏在實驗背後的細節與真相》 TWENTY-FOUR STORIES FROM PSYCHOLOGY

作者:約翰‧霍根(JOHN D. HOGAN)

出版:漫遊者文化

日期:2021

[TAAZE] [博客來]

你可能會喜歡

廣義相對論的誕生:《相對論百年故事》(2015)

黎曼猜想要證明的是數學難題還是人生真相?《奇怪的數學家》

把演算法稱為黑箱,是為了騙你相信只要打開箱子就能找到真相

快住手,你把我的學生變成了怪物!《隱性偏見》